秦为周代侯国,又是晋国的婚姻之邦,赵乃晋之贵卿,以后秦、赵为战国七强之二,秦国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但其同宗的徐(在今安徽省泗县),《尚书》里称之为淮夷、徐戎,则在当时是被目为东夷的。春秋时齐国晏平仲为名大夫,曾与孔子有交,但晏子是莱人,莱在当时亦被目为莱夷。孟子生于邹,春秋时为邾,邾在春秋时人目光中亦常视为东夷。楚国自称蛮夷,但春秋中叶,晋、楚互为诸夏盟主,到战国时,楚国也常为盟主。据古史传说,秦、楚皆帝颛顼之后,皆是黄帝子孙。此层现在无可详证。要之到春秋战国时,所谓南蛮与东夷,无疑的亦皆与诸夏融和,确然成为中华民族之一体了。
因此我们可以说,在古代观念上,四夷与诸夏实在另有一个分别的标准,这个标准,不是“血统”而是“文化”。所谓“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此即是以文化为“华”、“夷”分别之明证。这里所谓“文化”,具体言之,则只是一种“生活习惯与政治方式”。诸夏是以农耕生活为基础的城市国家之通称,凡非农耕社会,又非城市国家,则不为诸夏而为夷狄。在当时黄河两岸,陕西、山西、河南、河北诸省,尤其是太行山、霍山、龙门山、嵩山等诸山脉间,很多不务农耕的游牧社会。此诸社会,若论种姓,有的多与中原诸夏同宗同祖。但因他们生活习惯不同,他们并未完全走上耕作方式,或全不采用耕作方式,因此亦无诸夏城郭、宫室、宗庙、社稷、衣冠、车马、礼乐、文物等诸规模,诸夏间便目之谓戎狄或蛮夷。此等戎狄或蛮夷,其生活方式,既与城市国家不同,因此双方自易发生冲突。其他亦有虽是农业社会,虽亦同样为城市国家,但因他们抱有武力兼并的野心,不肯加入诸夏和平同盟的,此在同盟国看来,这样的国家,其性质亦与山中戎狄河滨蛮夷相差不远,因亦常以戎、狄、蛮、夷呼之。如春秋初期及中期的楚国,即其一例。又如吴国,他是西周王室宗亲,但因僻在长江下游,距离当时文化中心过远,其社会生活国家规模都赶不上中原诸夏,遂亦被目为蛮夷。以后他与中原诸夏交通渐密,渐渐学到诸夏一切规模文物之后,诸夏间亦即仍以同文同种之礼待之。更可见的,如春秋时的秦国,僻居陕西凤翔,他的一切社会生活本远不及东方诸夏,但东方诸夏却并不以夷狄呼之。逮及战国时,秦孝公东迁咸阳,国内变法,其一切政制与社会生活,较春秋时代进步得多,但那时的东方人却反而常称他为蛮夷,越到后期越更如此。此正因为秦国在战国后期,独对东方各国采取强硬的侵略态度之故。所以战国时代之秦国,其地位正如春秋时代之楚国,只因为他是一个侵略国,所以东方诸夏斥之为蛮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