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学派认为能力是企业拥有的关键技能和隐性知识,是企业拥有的一种智力资本,它是企业决策和创新的源泉,但学者们逐渐发现企业能力的调整极大地受制于企业原有的互补性资产。互补性资产是企业的专用性资产,是企业在建立已有能力时做出的不可还原性投资,仅与特定的产品、技术或经营方式联系时才具有价值。能力的调整既可能提高也可能毁掉互补性资产的价值。能力的调整如果损害互补性资产的价值,则会提高沉没成本效应,从而减少了企业采纳变革的可能性。而企业员工对专用人力资本的投资,在能力调整中面临着重大的道德风险,道德风险降低了企业员工做出新的、专用性投资的愿望,从而也降低了企业能力调整的可能性。同时,自Prahalad和Hamel(1990)的《企业核心能力》一文发表以来,能力理论的分支——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e)理论得到了重视和快速的发展。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核心能力的局限性突显出来。
Leonard-Barton(1992)最早对能力刚性问题进行了研究。他认为一个企业经过多年的积累而形成其独特的能力后,就会有意或无意地排斥其他方面的能力,形成能力刚性,主要表现为:倦怠,缺乏动力与进取精神;不愿向新业务领域渗透,视野狭隘,只满足于已取得成功的产品或市场;因循守旧、怕冒风险,只相信过去成功的经验,极力维护已有的能力等。由于企业历史发展的路径依赖性、企业资产的专用性、沉没成本效应、替代效应、片面追求核心能力的静态效率、线性思维方式的局限、企业成员的认知能力与认知惯性(Simon,1978)以及人们对不确定性的恐惧和存在厌恶风险的倾向(Kahneman & Smith,2002)等原因使企业固守现有的能力,对环境变化反应迟钝,产生了能力刚性。因此在复杂动态环境下传统的核心技术资源由于其具有相对黏性(Teece,1997),而往往成为企业进化过程的绊脚石。同时,核心能力的路径依赖性(Path Dependence)解释了企业昨天的成功,但是路径依赖的自我强化作用往往使企业发展适应新环境的新能力,陷入“惯性陷阱(Incumbent Inertia)”(Lieberman & Montgomery,1988)或“核心刚性(Core Rigidities)”(Barton,1992)。另外,路径依赖还使得现有企业引入“体系性创新(Architectural Innovation)”时困难重重,主要原因在于现有企业引入构造创新的机制和渠道还是老的机制和渠道,并不适用于新的知识范式。所以Williamson(1999)认为,在很多时候,路径依赖必须为现有企业的低效率负责。这说明在动态市场环境中,由于沉没成本效应、替代效应以及创新的路径依赖所造成的刚性使得企业无法保持与环境的动态战略适应,核心能力有可能发展成为妨碍业绩的能力陷阱,成为动态环境中组织持续发展的桎梏(Teece,1997;Eisenhardt & Martin,2000)。Christensen(2001)也认为,今天的竞争优势可能变成明天的障碍,除非战略家协调自身,在不确定条件下寻求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