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
在1520年,阳明先生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致良知”。那么,什么是良知呢?对于阳明先生来说,良知并不仅仅是普通的认知或知识,它更是一种深层次的道德觉悟和直觉。这种觉悟和直觉不同于我们日常的思维和判断,它更加直接、纯粹,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
王阳明认为,每个人的内心都拥有这种良知,它就像是一盏明灯,能够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不迷失方向。良知具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它就像人生的指南针,无论我们面临怎样的选择和挑战,只要遵循良知的指引,就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走向正确的道路。
【原文】
先生问:“九川于‘致知’之说,体验如何?”
九川曰:“自觉不同。往时操持常不得个恰好处,此乃是恰好处。”
先生曰:“可知是体来与听讲不同。我初与讲时,知尔只是忽易,未有滋味。只这个要妙,再体到深处,日见不同,是无穷尽的。”
又曰:“此‘致知’二字,真是个千古圣传之秘,见到这里,‘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
【译文】
先生问九川:“你对于‘致知’这个理念,有什么实际的体验和感受吗?”